CN/EN

销售与服务

创办于于1975年,至今已有40年历史。


新闻中心

聚集行业实时动态,发布最新资讯
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行业动态 >> 拉丝机常见故障有哪些,如何快速排查与修复
详细内容

拉丝机常见故障有哪些,如何快速排查与修复

  在金属加工和线缆制造行业,拉丝机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,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故障。快速且准确地排查与修复这些故障,对于保障生产连续性、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至关重要。以下将详细介绍拉丝机常见故障及其对应的排查与修复方法。

  机械故障

  传动系统故障

  皮带打滑或断裂:皮带在长时间使用后,可能因磨损、老化或张紧度不足而出现打滑或断裂现象。排查时,首先观察皮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磨损痕迹,检查皮带的张紧程度,正常情况下,用手指按压皮带中部,其下沉量应在规定范围内。若皮带打滑,可通过调节张紧装置来增加张紧度;若皮带已断裂,则需更换同规格的新皮带。在更换皮带时,要确保新皮带安装正确,避免皮带扭曲或跑偏,影响传动效果。

  齿轮磨损与损坏:齿轮传动系统在长期运行中,齿面可能会出现磨损、点蚀、剥落等损坏情况。排查时,可通过听声音判断,若传动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,很可能是齿轮故障。打开齿轮箱,检查齿轮的齿面状况,测量齿轮的齿厚等关键尺寸,与原始参数对比。对于轻微磨损的齿轮,可进行研磨修复;若磨损严重或出现断裂等情况,必须及时更换新齿轮。同时,要定期更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,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,减少齿轮磨损。

  链条松动或断裂:链条传动的拉丝机,链条可能会因长期使用而伸长、松动,甚至断裂。检查链条的松紧度,一般在链条中部施加一定力时,其下垂量应符合设备要求。若链条松动,可通过调节链条张紧机构进行调整。若链条断裂,需更换链条。在安装新链条时,要确保链条节数正确,连接牢固,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再次出现问题。

  牵引与收线装置故障

  牵引轮磨损与跳动:牵引轮在长期牵引金属丝的过程中,表面会逐渐磨损,导致牵引效果变差,甚至出现金属丝打滑现象。同时,牵引轮的轴承损坏或安装不当,会引起牵引轮跳动。排查时,观察牵引轮表面的磨损情况,用百分表测量牵引轮的跳动量。对于磨损较轻的牵引轮,可进行表面修复处理;若磨损严重,则需更换牵引轮。若发现牵引轮跳动,检查轴承是否损坏,如有损坏,及时更换轴承,并重新调整牵引轮的安装位置,确保其同心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。

  收线盘故障:收线盘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盘体变形、收线电机故障导致收线速度不稳定等。检查收线盘的外观,查看是否有变形、裂纹等缺陷。对于变形的收线盘,可根据变形程度进行修复或更换。若收线速度不稳定,检查收线电机的电源连接是否正常,电机的控制系统是否故障。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绕组的电阻值,判断电机是否损坏。若电机故障,需维修或更换电机;若控制系统问题,需对控制线路和控制器进行排查和修复。

倒立式拉丝机单柱式.png

  电气故障

  电机故障

  电机无法启动:电机无法启动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。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,包括电源线是否松动、断路,熔断器是否熔断等。若电源正常,再检查电机的控制电路,如接触器、继电器等控制元件是否损坏,控制线路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现象。可使用电笔或万用表对控制电路进行逐点测量,找出故障点。若电机本身故障,如绕组短路、断路或转子卡死等,需拆卸电机进行检修。对于绕组故障,可重新绕制绕组;若转子卡死,检查是否有异物卡住转子,并进行清理。

  电机过热: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过热,可能是由于过载、散热不良、绕组短路等原因导致。排查时,先检查电机的负载情况,是否存在金属丝缠绕过多或拉丝速度过快等导致电机过载的情况。若负载正常,检查电机的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转,散热片是否积尘过多影响散热。同时,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,判断是否存在绕组短路现象。若电机过载,调整拉丝工艺参数,减轻电机负载;若散热不良,清理散热片和风扇,确保良好的散热条件;若绕组短路,需对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。

  电机转速不稳定:电机转速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波动、调速装置故障或电机本身的问题。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,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是否在电机额定电压范围内。若电压正常,检查调速装置,如变频器、直流调速器等,查看其参数设置是否正确,控制信号是否正常。对于采用变频调速的拉丝机,可通过变频器的操作面板查看故障代码,根据代码提示进行故障排查。若调速装置正常,再检查电机的转子是否有断条等问题,如有问题,需对电机进行维修。

  控制系统故障

  操作面板故障:操作面板可能出现按键失灵、显示屏显示异常等故障。对于按键失灵,检查按键是否损坏,按键下面的电路板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现象。若按键损坏,可更换按键;若电路板问题,需对电路板进行维修或更换。若显示屏显示异常,检查显示屏的连接线是否松动,显示屏本身是否损坏。对于显示屏连接线松动,重新连接牢固即可;若显示屏损坏,需更换同型号的显示屏。

  控制线路故障:拉丝机的控制线路复杂,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线路老化、短路、断路等故障。排查时,根据控制原理图,使用万用表对控制线路进行逐段测量,检查线路是否导通,是否存在短路现象。对于老化的线路,需更换新的电线;对于短路或断路的线路,找出故障点,进行修复。在修复控制线路时,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方式和绝缘处理,确保线路安全可靠。

  模具故障

  模具堵塞

  金属碎屑堵塞:在拉丝过程中,金属丝表面的碎屑可能会进入模具内部,造成模具堵塞。排查时,可观察拉丝过程中金属丝的表面质量,若出现明显的划痕、凹凸不平,很可能是模具堵塞所致。拆卸模具,检查模具内部是否有金属碎屑堆积。对于堵塞的模具,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工具进行清理,将模具内部的碎屑彻底清除。在清理完成后,对模具进行检查,确保模具表面无损伤,然后重新安装使用。

  润滑剂干结堵塞:若模具的润滑系统出现问题,润滑剂在模具内部干结,也会导致模具堵塞。检查润滑系统的供油量是否正常,润滑剂的质量是否合格。若供油量不足,检查润滑泵、油管等部件是否故障,进行修复或更换。若润滑剂质量问题,更换符合要求的润滑剂。对于已经干结堵塞的模具,可采用加热或使用专用溶剂的方法,将干结的润滑剂溶解清除,然后对模具进行清洗和保养。

  模具磨损

  均匀磨损: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,会出现均匀磨损,导致模具的孔径变大,拉丝尺寸精度下降。定期使用量具测量模具的孔径等关键尺寸,与原始设计值对比,判断模具的磨损程度。当模具磨损超过允许范围时,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,可通过研磨等方式进行修复,使其尺寸恢复到一定精度;对于高精度模具,若磨损严重,一般需更换新模具。

  局部磨损:模具的局部磨损可能是由于金属丝在拉丝过程中受力不均、模具安装不当等原因引起。观察模具的磨损部位,分析磨损原因。若因金属丝受力不均,调整拉丝工艺参数,确保金属丝在模具中均匀受力;若因模具安装不当,重新安装模具,保证模具的安装精度。对于局部磨损的模具,可采用电火花加工、激光修复等方法进行局部修复,恢复模具的正常使用。

  综上所述,拉丝机常见故障涵盖机械、电气和模具等多个方面。通过对这些故障的快速排查与有效修复,能够及时恢复拉丝机的正常运行,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。企业应加强对拉丝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,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,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新型的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方法也将不断涌现,为拉丝机的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


seo seo